玫瑰胭脂水的用途(谢馥春玫瑰胭脂水)-第1张图片

胭脂也称燕脂、燕支,主要原料是红花。《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》中记载:“花色红黄,叶緑似蓝......其花可染真红又作胭脂为女人唇妆”,因此也被称为红蓝或者黄蓝花。关于其名称来源,有不同的解释。《中华古今注》中认为其“以燕国所生,故曰燕脂,涂之作桃红妆”,这种说法认为其名称来自地名;《北边备对》中记载:“焉支焉支,今之燕脂也。此山产红蓝,可为燕脂也”。此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。还有的说法认为其为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。《博物志》云:“黄蓝,张骞所得......收其花,俟干,以染帛,色鲜于茜......以染帛之余为燕支。”

除了红花可以制作胭脂以外,还有其它植物中提取的红色染料也被称为胭脂,"山胭脂花汁"可以制作胭脂粉,还可用于织物的染色,还有用花汁染棉使用的,被称为“胡胭脂”。

胭脂在我国的历史比较久,其出现可能到秦代之前。《历代诗话》中提到:“杜少陵林花着雨胭脂湿亦用此二字,白乐天三千宫女胭脂面却用此二字....... 古今原始载纣以红蓝花汁凝作脂,以为桃红妆。则事物考谓秦宫中悉红妆其物自秦始非也。”汉唐时期胭脂用于化妆的风气已经十分盛行则是可以确定的。元曲也有“俺两口儿守着胭脂铺”的文字,北宋晏殊有“胭脂谁与匀淡”的词。明清小说中,除了胭脂本身,还出现了很多姓名为胭脂的女性角色。
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提到了两种胭脂——油胭脂和碗儿胭脂。油胭脂“豕膏合就,润肤裂,活血点痘。西北风高,涂舒面皱,不龟手药,古名非谬。”碗儿胭脂因为用小锡碗盛放,故名,“色红润如膏”。其差别可能主要在于容器不同。制造油胭脂需要“红花汁一杯,白蜡二两,微火熔化,搅匀,倾于磁盘内,待成薄饼,用碾面杖碾数百遍,则胶粘如膏药矣,假者系胭脂脚所造,不入药”。这样的胭脂除了可以化妆,还可以与其它材料搭配治疗眼病和皮肤起痘、皲裂的症状。《红楼梦》中也提到了数次的胭脂。王熙凤吃醋打了平儿后,平儿在宝玉那里理装用胭脂膏子既可以用来匀面,也可以用作口脂,和现在一些口红膏一样是两用的。

胭脂除了指女子化妆用品,在国画里还可以指一种红色颜料。元代《写像秘诀》中提到:“凡面色:先用三朱腻粉、方粉、藤黄、檀子、土黄、京墨合和衬底,上面仍用底粉薄笼,然后用檀子墨水斡染。面色白皙者粉入少许土黄、胭脂,不用胭脂则三朱......口角胭脂淡,如要带笑容,口角两笔略放起。”这里的胭脂和化妆时脸颊和嘴唇上的胭脂就不一样了。

参考文献:

《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》

《历代诗话》

《元曲选》
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《写像秘诀》

评论(0条)

刀客源码 游客评论